高考填报志愿的大幕已经拉开,小可爱以及小可爱的家长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不谈其他,就谈谈我们的体育类专业,看看它们是不是很诱人呢?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提到,体育学类专业设有13个专业,包括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冰雪运动;5个特设专业分别是运动康复、休闲体育、体能训练、体育旅游(也是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运动能力开发;3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分别是运动训练、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智能体育工程等。
也许有小伙伴在犹豫,如果选择了体育类专业,那将来该如何就业呢?
其实,体育类专业并不是只针对于体育特长生,体育类专业的就业也并不是仅有体育老师。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燕凌和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洪成文曾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并非针对体育特长生;除体育教育专业是针对性培养体育教师外,选择做体育教师仅是多数其他体育学专业学生选择之一,他们亦可以从事体育管理、体育服务类工作等。由此可见,选择体育学专业,亦可以大有作为。目前,体育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有五大方向:体育教育类工作,例如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师、体育教练等;体育服务类工作,例如健康管理咨询服务、运动队体能训练服务;医学康复类工作,例如病人的康复工作;体育管理类工作,例如智能体育领域的管理工作;体育创业,围绕体育相关领域开展创业也成为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选择。
那么,立志要在体育领域大展宏图的小可爱们要怎样报考呢?
小伙伴们需要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明确自己是否真的想要持之以恒的在体育类领域某得一方天地。体育类专业也同样需要刻苦的学习,认真的磨炼。
在确定真实的意愿后,小伙伴们需要认真研究报考院校的录取标准,例如部分专业需要同时参加体育专业考试及全国统一高考,有的专业需要参加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体育考试及文化考试等。每所学校的报考要求、就业前途、学习内容、锻炼平台都不尽相同,有志青年们需要认真筛选,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的选择想要的学校。
随着教育的发展,体育在教学和生活中都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体育类专业,你值得拥有!
我们为大家提供了部分体育类学校的名称,希望能给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北京体育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
上海体育学院 |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
成都体育学院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河北体育学院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吉林体育学院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沈阳体育学院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首都体育学院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天津体育学院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武汉体育学院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广州体育学院 |
区域一流大学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区域一流大学 |
南京体育学院 |
区域一流大学 |
山东体育学院 |
区域一流大学 |
西安体育学院 |
区域一流大学 |
作者|任之
编辑|王浩